刘女士2015年以瑜伽老师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事业,一开始的时候,她认为生意要好,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和“腿部工作”——经常出去走动,招揽客户。但是一直接以来,她的瑜伽事业一直不温也不火,效益一般。
她一直找不到原因,按理说从开始装修到人员配置,也花了不少,但为什么一直以来客户稀少,回头客虽然也不少,但转介绍不是很高,这就意味着原本理解中的所谓“口耳相传”并不奏效,一定是哪些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。
到了2022年,持续了疫情终于让刘女士有些崩溃,几乎一两个月发生一波的疫情让店里持续断流。人员不能聚集,随时可能歇业,客户的续订也持续下滑,在无奈之下,刘女士找到了品牌梦集群(SDC),希望获得一些专业建议。
于是刘女士按照SDC品牌梦三段式体系,重新对业务进行梳理和调整。
第一步:品牌梦
朱则荣导师建议,刘女士首先去除所谓品牌就是“口耳相传”这个错误认知,“口耳相传”的前提,肯定是建立在品质、服务都做的很好,才会获得品牌扩散的传播效应,否则传递的很可能是不好的感受和印象,不仅没有带来新客户,来运的客户还会告诫身边的朋友不要去这个店,结果相反,效益会更差。
如果刘女士对自己的品牌概念还没有出三定(定义、定向、定性),这个业务也在人云亦云,与别的瑜伽店无法做出区分。没有人知道你是谁,更不清楚你的品牌究竟与别的瑜伽有什么不同,这就将选择权都送给了客户,她们可以选任何瑜伽品牌,而不是必须选择你。
因此,刘女士首先要有品牌意识,再小的个体也是品牌,再小的瑜伽店同样是品牌,只有形成品牌才能重塑自我,结合持续疫情的对生意带来的不确定性,朱则荣导师给定的品牌化路线是:人物品牌梦——实体品牌梦——团队品牌梦。
刘女士首先需要塑造自己的人物品牌,从瑜伽老师向瑜伽名师这个角色转化,提升其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瑜伽人物所应有的品牌地位、品牌形象和品牌印象,并将品牌发力的重点,从线下转到线上。
同时,刘女士还应塑造自己的实体品牌,毕竟刘女士本身就有自己的瑜伽经营实体,应强化这个实体品牌,因为后端许多产品线品牌系列,如丰富的瑜伽饮食产品、着装产品等都需要以实体品牌来输出,必须在用户群体中根植这个品牌梦,必要时还可以品牌代理、品牌加盟体系。
第二步:极简商业模式
如果要寻求突破,尤其是避免遭到疫情的冲击,刘女士应该一改传统的瑜伽开店模式,通过一种品牌化的极简商业模式来完成对经营方式的调整。
在与刘女士的线上交流国,朱则荣导师快速提炼出了刘女士一直以来的梦想关键,将“身心与家”定义为品牌梦的核心。从而设计了这样一种极简商业模式——
(连载中……)